我們在講話中最常見的毛病就是言之無序,具體表現在:顛三倒四、丟三拉四,前后矛盾,主次不分、沒有重點,啰里啰嗦、沒有條理。
如何才能讓講話條理清晰、主次分明、重點突出?下面幾點在訓練中必須要注意:
1.注意講話的次序
時間、地點、方位、流程、發(fā)展、歷史、結構、因果關系等,如按次序講話必然就有條理性了。我們可以擬定一個話題訓練,比如:請任天行老師談談對深圳這個城市的印象。
這個話題可以從時間次序方面來談:沒有來深圳之前,對深圳有個什么樣的印象或想象;初到深圳一段時間又產生了什么新的印象;在深圳工作一段時間后,比較充分地了解這個城市,又有什么樣的印象和看法……這樣以時間線性的結構來表達,條理就很清晰。
當然還可以從地點方位來談,比如:對深圳特區(qū)內的印象是怎樣的,特區(qū)外又是怎樣的。
2.學會分類表述
按事物、事件、內容所屬性質進行分類演講,按類別去演講,讓講話內容非常具有條理性。
按事物或事件,以及內容的所屬性質進行分類,按類別去表達,同樣可以讓講話內容非常具有條理性。比如,同樣談深圳的印象,怎樣分類來談呢?
按區(qū)域分對深圳各個區(qū)的印象:福田區(qū)、南山區(qū)、羅湖區(qū)等。
按“天、地、人”分對深圳的氣候、綠化環(huán)境、深圳人的印象等。按領域分對深圳經濟方面、文化方面、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印象等。
按分類來表達最能體現一個人對事物或問題的分析和認識角度,因為它表現為一種概括性。比如我們用辯證法的“一分為二”的思路來切入問題,就會有:積極的一面,不利的一面;內因上是什么,外因又是什么;優(yōu)勢在于,劣勢在于,等等。
另,從事物的涵蓋面或涉及面上來考慮,也是常用方法。比如,對于大事,可以分經濟方面、文化方面、對外關系方面、民眾心理方面、歷史意義方面等。對于人,可以從社會關系上分,比如在同學、同事、上司、家長、客戶眼里分別是如何的;也可以從活動、職能上分,如對于工作、感情、友誼、家人分別是怎樣的,等等。
3.運用數字
運用數字是指“1、2、3”或者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等來表達,這樣一目了然,給別人的感覺就是顯得非常具有條理性。有時講話的內容不具備層次感,但只要加上數字,思路自然就清晰自然多了。
4.提煉
提煉講話概述性訓練的重點,就是運用簡單的同類字、詞、詞組來高度概括要表達的內容。
鄧小平講話是以高度簡練而著稱。“發(fā)展才是硬道理”,“摸著石頭過河”,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”,簡潔有力,朗朗上口。經常使用兩三個字回答問題,更是鄧氏風格的代表。他講話很少用形容詞,簡潔明了。
他的孩子問他長征是怎么過來的,他只回答了三個字:“跟著走”。問他在太行山堅持抗戰(zhàn)做了什么,他回答“吃苦”兩個字。在談到劉鄧大軍在解放戰(zhàn)爭中的戰(zhàn)績時,他說了兩個字:“合格”。“文革”中,他兩次被打倒,后來有人問他是怎么度過最艱難的日子的,他總是兩個字“忍耐”。鄧小平的話,簡單、實在、干脆,仔細琢磨,卻非常到位,很有內涵。
這樣的講話,到底有什么好處呢?
講話運用簡單的道理,讓人過耳不忘。說白了,就是兩個字,好記。
在公眾場合講話,人們一般都要求演講者要傳遞一種思想,即講話要有思想。這里說,語言是思想的外殼,講話的*目的是為了表達思想。只有表達思想,講話才有意義。
思想一定要變成觀點。思想不是散亂一片的,要凝練成觀點。就象金礦石,如果不提煉,永遠是礦石,只有提煉了,才能變成金子。
你的觀點如何讓人記住呢?這就要求你把觀點壓縮成詞。,這樣才記得住。
細分起來,好記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。首先是講話者好記,其次是聽話者好記。
臺灣作家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時,說過一句話:“羅馬教皇說了一句話,他說你們演講的時候不能用稿子,為啥不能用稿子呢?用稿子表示你記不住,如果你自己都記不住,你怎么樣讓聽眾記得住呢?這個演講就失敗了。”
所謂記不住,主要是記不住講話的要點和大綱,而記不住講話的要點和大綱,是因為觀點太長,內容太雜。
在一個新聞業(yè)務講座中,主講人是一個出版集團的總經理,在講到集團成功的經驗時,他是這么念的:“以讀者為本,改變傳播手段和方式,提高了輿論的引導功能,培養(yǎng)了在讀者中的根植力和親和力。”他為什么要念呢?因為,他的觀點太長,他自己也記不住,只好照著念了。他自己都記不住,怎么指望聽眾能記得住呢?
記不住,就要念稿子,照著稿子念會出現什么結果呢?你的眼睛就一直盯著稿子,無法和觀眾交流,看觀眾的好處是尊重觀眾、吸引觀眾。而你的眼睛一直看稿子,不看觀眾,就是對觀眾的不重視,當然也無法吸引觀眾。
記不住還會導致另外的情況,腦子邊想邊說。邊想邊說會讓你的思維不連貫,語言不完整,會不由自主地“嗯、啊、哈、哼”加很多的語氣詞。
只有字數少,觀點簡單,講話者才容易記得住,才能思路清晰,注重與聽眾的眼神交流,使講話的效果事半功倍。
5.濃縮觀點
寫出你講話的觀點后,不能到此為止,要再加一道壓縮工序:把原有的觀點進行縮減,由一句話的觀點,變成一個詞的觀點。
比如:在聽完一個知名的教授賀立平關于《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企業(yè)的機遇》時,第一遍講座結尾的主持詞是這樣寫的:“賀教授對全球*的金融信息了如指掌,并通過對圖表數據的縝密分析,得出的結論讓我們折服。”如果拿這段話到臺上說,也沒錯。但是如果按照將句壓縮成詞的要求,我們再審視一下,這就是半成品,還不到位。需要提煉出一個詞作為觀點。上臺時,是這樣說的:“聽了賀教授的講座,我的感受是兩個字:折服。賀教授對全球*的金融信息了如指掌,并通過對圖表數據的縝密分析,得出的結論讓我們折服。”
經過這樣一道壓縮工序,觀點就簡化成兩個字:折服。字數少,聽眾記憶深刻,同時又多了一個懸念:折服什么呢?吸引了聽者的注意力。再接下來解釋“折服”什么,就能達到讓全場鴉雀無聲,聚精會神的聽講了。
為什么大多數的人不喜歡把自己的觀點該寫成一個句子呢?這是習慣使然;大多數人,從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所學的語文,都是書面語,沒學過或者很少學過口頭語言怎么表達。所以很多時候,就拿書面文章當講話稿用。
其實,書面語與口頭語言*的區(qū)別就是一個要全,另一個要簡。文章是要看的,它的觀點要經得起推敲,在表達時,要求文字嚴謹,難免字數多,語句長。講話是要聽的,所以強調簡,觀點的字數太多,聽眾會記不住,所以,要壓縮成詞,簡練有力。
鄧小平講話簡練,是因為戰(zhàn)爭年代起草電報練出來的。所以,為了讓聽眾對我們的觀點過耳不忘,就要我們天天和自己的寫作習慣做斗爭,逼著自己再把自己的觀點加一道工序,把一句話,變成一個詞。
轉載:http://m.malashangbang.com/zixun_detail/4733.html